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新闻   >   正文

记得住的乡愁——第五届墙绘大赛正式启动

作者:    信息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 2016-03-03

一、主办单位

共青团湖北美术学院委员会

二、协办单位

湖北美术学院各教学单位分团委

三、时间安排

(1)3月份第一周通知动员

(2)3月11日,各分团委向校团委提交创作样稿;

样稿请发挥学生创作才能,征求专业教师意见,定稿后须汇报党总支书记,征得同意后加盖分团委公章;

(3)3月16-20日为创作阶段;

(4)3月21-30为展示阶段;

四、创作规格与地点

各分团委创作幅面为2X3米(横幅),地点在食堂至国画楼主干道上。

五、大赛主题

记得住的乡愁

六、大赛目的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文字,习总书记数次基层调研表达出对青山绿水的“乡愁”记忆,对曾经养育、锻炼自己的梁家河村的依依不舍。

“乡愁”这个诗意的词汇,牵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和共产党人的历史渊源。本次墙绘大赛以“乡愁”为切入点,激发同学们热爱故乡的情感,同时学习党中央发展农村城镇化与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的良政善举,了解习总书记的成长经历,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本通知附相关背景资料。

七、评分规则 本次大赛将邀请校外评委评分与网上大众投票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最终名次并颁发奖状、奖品。

共青团湖北美术学院委员会

二O一六年三月三日

附件:

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202/14204932_0.shtml

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蓉

2013年12月12日至13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5年12月20日至21日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比如:小时候爱吃的东西。比如:贵阳的牛肉粉。”习近平回忆道,那是他上个世纪90年代到贵阳去开全国扶贫会,当时他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也是分管农村和扶贫的省委领导。一天,他想在贵阳吃点小吃,就点了一碗牛肉粉当早餐,但吃了一顿不过瘾,还想吃第二顿,可惜没时间了。他说,每个地方都有让大家留念的东西,不要小看这种幸福感,因为这种幸福感能留得住人。

这就是习近平津津乐道的乡愁,是最接地气的乡愁,是离老百姓最近的乡愁。一碗小小的牛肉粉让习近平时隔二十多年都念念不忘,时至今日,习近平对贵阳印象最深的还是牛肉粉。

最简单的东西,却也只有在故乡才能吃得出那种味道,那是只有在故乡才能体会到的幸福感,那是故乡独有的特色。乡愁,是对故乡最深的眷恋和牵挂,无可替代,无人能比。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来到洱海边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村民李德昌家。房子雕梁画栋,院落干净整洁,植物生机勃勃,看到一家七口四代同堂,他十分高兴。习近平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他深情地说:“看到你们的生活,我颇为羡慕,舍不得离开。” 听村民讲,站在苍山洱海旁,看着古生村整洁的环境,古朴的形态,习近平不无感慨地说:“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来到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看到路旁田里,连片的向日葵花开得正艳,习近平下驻足欣赏。当地干部介绍说,伴随美丽乡村建设,山花繁茂的花茂村成了婚纱拍照地,不少附近的市民结婚都到这来。沿着土墙和木栏相伴的乡村小径,习近平边走边询问当地脱贫致富情况。看到鲜花盛开,道路两旁的房子干净整洁,他乡情顿起,有感而发:“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

乡愁是什么,就是看到就会喜欢,喜欢就不想离开,离开就会永远牵挂。

2015年春节前夕,在这个千家万户赴团圆、游子归家的时节,习近平去的第一个地方是位于延安市延川县的梁家河村,回到他曾经的“家”。这里是当年不满16岁的他下乡插队的地方,一干就是7年。在这里,他真正懂了百姓,懂了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他从这里出发,从村支书干起,直到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这里的记忆,是他的乡愁……

祖国锦绣河山镌刻着习近平心中的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三重乡愁:第一重,习近平的乡愁,在梁家河、在贵阳、在洱海边,在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里;第二重,中国共产党的乡愁,在井冈山、在延安、在西柏坡,在党的成长历程里;第三重,中华民族的乡愁,在西安、在南京、在北京,在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

对于个人而言,乡愁或许是妈妈的唠叨、儿时的玩伴、房前的小河、嘴里的零食。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乡愁或许是农民额头的汗水、工人手上的老茧、军人身上的迷彩。对于中华民族而言,乡愁或许是散落在砖汉瓦里的一搓泥土、神州飞船划过太空的那一抹痕迹,所有炎黄子孙的踪迹,都是中华儿女牵挂的乡愁。

=============================

习近平、中共、中华民族的三重乡愁

2015年02月16日 22:44

来源:学习小组

http://news.ifeng.com/a/20150216/43192682_0.shtml

2月13日去的,一直到16日。到一个省份调研,一调就是4天,还是在春节前天寒地冻时间,这在习履新以来是不多见的。

围绕这场调研,各种解读层出不穷,学习小组认为,乡愁是其中的一个核心线索、核心因素。这里既有习近平的个人乡愁,也有中共这个组织的乡愁,更有中华民族的乡愁。

这三重乡愁,都在爆发。

从爆发地来看,梁家河、延安、西安,是代表地。

(1)习近平的乡愁,在梁家河,在人民群众里

一到陕西,习近平去的第一个地方,是梁家河村。这个位于延安市延川县安驿镇东南5公里大山沟里的村子,是他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不满16岁的他,就来这儿劳动,一干就是7年。

这里,他真正懂了百姓,懂了自己是黄土地的儿子。所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他从这儿出发,从村支书干起,一直成为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有人说,没有梁家河的7年,便没有习近平今日的淡定从容大气磅礴。

这里,他曾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造淤地坝、办铁业社、打大口井、发展沼气,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他的见识和本领,意志和品格,都在这个贫穷乃至贫瘠之地打下了基础。他对这儿的一草一木饱含深情,情理之中。

所以,你看他,拍拍这个老乡的肩膀,叫叫那个老乡的小名,再到另外一个老乡家吃顿便饭,真挚而自然。给老乡们送年货,他自己掏的钱。钱不多,感情却弥足珍贵。重情重义是习近平的一大特点。

习近平的乡愁,不止在梁家河。

他的祖上从河南邓州迁居陕西富平,他少年时期生活在北京,后到延安插队,又到清华读书,再到正定当县委书记,到厦门当副市长,到宁德当地委书记,再是福建省长,继而浙江省委书记,上海市委书记,然后回北京。这些地方,都有他的乡愁。

(2)中共的乡愁,在延安,在优良作风里

延河水,宝塔山,这些出现在小学教材里的符号,也是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乡愁。

革命圣地延安,习近平插队时便去过,每次去,都要到杨家岭,看看中共七大会址。正是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延安颇有精神祖庭之一的意味)。

七大制定的纲领和政策,还集中概括了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作风。习近平履新总书记以来,激浊扬清,铁腕反腐,立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理想信念”,强调“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无不是向中共的优良作风致敬。

中共的历史越长,时代发展中的问题越多,这个政党就会越有乡愁。习近平说,任由腐败愈演愈烈将亡党亡国。不止他,很多人在吃饱肚子住上好房后,慢慢地回忆起那过去的,人人都有追求都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是的,中共有乡愁。

中共的乡愁地,有很多,红船,井冈山,西柏坡,深圳渔村,各种老区新区,等等等等。而延安是其中的重要一站。

2020年全面小康,2049年中等发达国家,这两个一百年的实现,离不开中共乡愁地的发展与富裕。而老区的状况,并非都尽如人意。所以,13日下午5时,习近平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

到延安,习近平还来到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在铜川市,习近平来到耀州区照金镇考察。上世纪30年代初,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了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考察了当年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区游击队在山崖上利用天然洞穴修建的薛家寨革命旧址后,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纪念碑、纪念馆、革命旧址、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和作风,无不饱含中共的乡愁。

(3)中华民族的乡愁,在西安,在三阳开泰里

习近平拿着“三阳开泰”剪纸,向全国人民拜年的场景,已经印到人们脑海中。要过年了,中华民族基因开始苏醒。在雁塔区二○五所社区,习近平向大家拜年,很多小孩爬上双杠,爬上树,拿起手机和DV,这场景让人感到温暖。

民族的乡愁,源于中华文明。习近平到西安,观看了西安都城变迁图、隋唐长安城模型、青铜器及汉唐金银器文物展、汉唐代表性雕塑与唐三彩文物展,听取了古代丝绸之路和长安历史文化等介绍。上面这句话,几乎每个词,都能写一本书。

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是习近平长期以来在做在讲的事。他到孔子老家山东曲阜时讲,到北京大学视察时讲,到海外出访时也讲,而适当地引经据典更是他讲话和文章的一大特点。这次,到西安,他再次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更有意思的是,习近平还在深夜登上了西安城墙,听取了西安城墙保护工作情况介绍,观看了城墙保护状况。作为保护得较好的城墙,西安城墙让我们想念大唐盛世。

当然,中华民族的乡愁,不止在西安,在唐朝。也在河南,在山西,在山东,在四川……在炎黄时代,在汉代,在宋朝,在清朝……在你和我每个人身边,在我们祖先曾经到达过的地方和高度。

要过年了。习近平的、中共的、中华民族的乡愁,它们不止存在于这些天,而是无时不刻不在。只是因为习总到陕北视察调研,而显得同时爆发。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08991号